達摩祖師
一葦渡江
傳說,達摩是天竺國香至王的第三個兒子,自幼釋迦牟尼的大弟子摩訶迦業之后的第二十七代佛祖般若多羅為師。
有一天,達摩向他的師傅求教說:“我得到佛法以后,應到何地傳化?”般若多羅說:“你應該去震旦(即中國)”。又說:“你到震旦以后,不要住在南方,那裡的君主喜好功業,不能領悟佛理。”
達摩遵照師父的囑咐,准備好行李,架起一業扁舟,乘風破浪,飄洋過海,用了三年時間,歷盡艱難曲折,來到了中國。達摩到中國以后,廣州刺史得知此事,急忙稟報金陵,梁武帝蕭衍立即派使臣把達摩接到南京,為其接風洗塵,賓客相待。
武帝是一個佛教信徒,主批自我解脫。達摩是禪宗大乘派,主張面壁靜坐,普渡眾生。由於他們的主張不同,每談論起佛事,二總是不投機。這時達摩感到南京不是久留活動的地方,於是便告辭蕭衍,渡江北上。
中國有個高僧,名叫神光,是河南滎陽系人。當時神光在南京雨花台講經說法,當地群眾講,“神光講經,委婉動聽,地生金蓮,頑石點頭”。圍觀聽講的人是裡三層,外三層,水泄不通,達摩離開梁武帝北上,路過雨花台,見到神光在那裡講經說法,他就順便擠在人群中,側耳傾聽。達摩聽講,聽到有些地方點點頭,聽到有些地方搖搖頭。點頭表示贊同神光講的觀點,搖頭表示對神光講的觀點不贊同。神光在講解中,發現達摩搖頭,認為這是對自己的最大不尊,便問達摩:“你為什麼搖頭?”對佛學的認識二人因有分歧意見,達摩便主動讓步,離開雨花台渡江北上去了。
達摩去后,聽講的群眾有人對神光說:“剛才那個人你知道他是誰?他就是印度高僧菩提達摩,精通佛法,學識淵博。”神光聽了以后,感到慚愧之極,師父到了跟前,剛才自己太沒禮貌了。於是他就趕快追達摩,賠禮道歉。達摩在前邊走,神光在后面緊追,一直追到長江岸。達摩急著過江,停立江岸,隻見水域茫茫既沒有槁,也沒有船,連個人影也不見。這怎麼過江呢?達摩十分焦慮。誰知“天無絕人之路”。正在這無可奈何之際,達摩突然發現岸邊不遠的地方坐著一個老太太,身邊放了一捆草,看樣子好象也是在等船過江。達摩暗自盤算:這位老人偌大年幻,為何孤苦伶仃,無人護送照料?也吧!向老人家求助了。於是他邁步走上前去,恭恭敬敬地向老人施了一禮,說道:“老菩薩,我要過江,怎奈無船,請您老人家化棵盧葦給我,以便代步。”
老人抬起頭來,仔細地端詳達摩。見他兩隻突鼓的眼睛炯炯有神,滿臉絡腮胡子,卷曲盤旋,身材魁梧,舉止坦然,形象端庄,儀表非凡。老人暗自點頭稱許,便順手抽出一根盧葦與達摩。達摩雙手接過盧葦,向老人告謝而去,及至江邊,他把盧葦放在江面上,隻見一雜靈葦花,昂首高揚,五片盧葦盧葉,平展伸開,達摩雙腳踏於盧葦之上,飄飄然渡過了長江。
神光不顧疲勞,尾追達摩,及到江邊,看到達摩一葦渡江,就氣急敗壞地跑到老人面前不問青紅皂白,抱起老人身邊一捆盧葦,扑通一聲,扔到水中,雙腳中學上盧葦捆子,匆忙過江。誰知說也奇怪,這捆盧葦不但不向前行進,反而很快沉入水中。神光見勢不妙,急忙涉水而出,險些溺入水中。神光帶著渾身泥水,沖向老人,輕起責問:“你給他一根盧葦就渡過江,我拿你一捆盧葦為什麼還過不去呢?”老人不慌不忙從容不迫地答道:“他是化我的盧葦,助人有份﹔你是搶我的盧葦,物各有緣,無緣無故,棄能相助?”老人說吧,轉瞬間悠然不見,浩蕩的江面上空無一人。這時神光自知有失,慚嘆不已,呼天不靈,呼地不應,悲淒非常,懊悔而歸。
達摩過江以后,手持禪杖,信步而行,見山朝拜,遇寺從禪。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到達了嵩山少林寺。達摩看到這裡群山環抱,叢林茂密,山色秀麗,環境清幽,佛業興旺。談吐吻洽。心想,這真是一片難得的佛門淨土。於是,他就把少林寺作為他落跡傳教的道場。,廣集僧徒,首傳禪宗。自此以后,達摩便成為中國佛教禪宗的初祖,少林寺被稱為中國佛教禪宗祖庭。現在少林寺碑廊裡還有達摩一葦渡江圖像碑。古人有詩贊曰:
路行跨水復逢羊,獨自淒淒暗渡江。
日下可憐雙象馬,二株嫩桂久昌昌。
達摩面壁
五乳峰中峰的上部,離峰頂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天然石洞,這個石洞高寬不過3米,長度約有2丈。方方的洞門,正好向陽敞開,冬暖夏爽。洞前有一堆緊湊的小草坪,周圍,不見天空。真是:“此地無盛夏,空山聽鳥鳴。”達摩來到少林寺后,就把這個天然石洞做為他修性坐禪的地方。相傳:達摩在這個石洞裡,整日面對石壁,盤膝靜坐。不說法,不持律,默然終日面朝壁,雙眼閉目,五心朝天,在“明心見性”上下功夫,在思想深處“苦心練魔”。洞內靜若無人,萬籟俱寂,入定后,連飛鳥都不知道這裡有人,況在達摩的肩膀上筑起剿穴來了。什麼叫做“入定”呢?“入定”是指坐禪坐到一程度,思想高度集中,排除了一切惡念、邪念、雜念,外界的一切,對他沒有干撓,這是形容高僧修禪的高度造詣。“開定”后,他就站起來了,活動一下四肢,鍛煉一下身體,待倦怠恢復后仍繼續坐禪。那時達摩的生活行徑是:“上班坐禪,困倦打拳,飢餓吃飯。”這樣,入定,開定,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從公元527年到536年,整整面壁了九年(或零十年)。后來就成為佛教史上的美談。
達摩在石洞裡面壁九年,當他離開石洞的時候,他坐禪面對的那塊石頭上,競留下了一個達摩面壁姿態的形象,衣裳褶紋,隱約可見,宛如一幅淡色的水墨書像。人們把這塊石頭稱為\"達摩面壁影石\"。把這個天然石洞,稱之為“達摩面壁洞”。直至今日,遺址猶存。
達摩面壁九年的事跡,為歷代人民所敬仰。寺僧們將影石開下來,放在寺內,瞻禮供養。明萬年間,人們在面壁洞外邊,建立了一座雙柱單孔的石碑坊。前頭刻:“默玄處”,后頭刻:“東來跡”。
清道光年間,蕭元吉在少林寺看完達摩面壁影石以后,深有所感,隨揮筆寫了一首《面壁石贊》。
少林一塊石,都道是個人。
分明是個人,分明是個石。
石何石?面壁石。
人何人?面壁佛。
王孫面壁九年經,九年面壁祖佛成。
祖佛成,空全身。
全身精入石,靈石肖全形。
少林萬古統宗門。
清頭嗣立《面壁石》詩雲:
一石獨亭亭,中藏初祖形。
千年神氣在,何用著丹青。
立雪斷臂
傳說達摩渡江到少林寺以后,在南京講經說法的神光,歷盡千辛萬苦,想方設法,終於渡過長江,追趕達摩到少林。神光到少林寺以后,一心一意拜達摩為師,向達摩求教。達摩在南京雨花台和神光會見時,神光傲氣十足,極不謙虛。現在神光提出向達摩求教,達摩不知他有無誠心,便婉言拒絕。神光並不灰心喪氣,仍步步緊跟達摩。達摩在洞裡面面壁坐禪,神光合十,侍立其后,精心照料,形影不離。神光跟隨達摩九年之久,對禪師的一舉一動,真是心悅誠服。達摩離開面壁洞,走下五乳峰,回到少林寺,料理日常的佛事活動,神光也跟隨師父徒山洞回到寺院。
時值嚴冬,達摩在后院達摩亭坐禪,神光依舊立在亭外,合十以待。誰知天有不測風雲,夜晚入定以后,鵝毛大雪鋪天蓋地壓了下來,不一會兒,積雪逾尺。這時,大雪淹沒了神光的雙膝,渾身上下好似披了一層厚厚的毛茸雪毯,但是神光仍然雙手合十,兀立不動,虔誠地站在雪窯裡。
第二天一早,達摩開定了,他走到門口一看,神光在雪地裡站著。達摩問道:\"你站在這裡干什麼\"神光答道:\"向佛祖求法\"。達摩沉思片刻說:\"要我給你傳法,除非天降紅雪。\"神光解意,他意識到這是聖僧指點他禪悟的決奧,毫不猶豫地抽出隨身攜帶的戒刀,向左臂砍去,隻聽:\"咔嚓\"一聲,一隻凍僵了的胳膊落在地上,鮮血飛濺,染紅了地下的積雪和神光的衣衫。誰知道虔誠的刀聲穿雲投霧,飛報西天,驚動佛祖如來,隨手脫下袈裟,拋向東土。霎時,整個少林,紅光籠罩秀彩霞四射,鵝毛似的大雪片被鮮血映得彤紅,紛揚而來。神光放下手裡的戒刀,彎腰拿起鮮血淋漓的左臂,圍繞達摩亭轉了一圈,仍待立於紅雪之中,亭周圍的積雪也被染成紅的。
此情此景,達摩看得一清二楚。他感到神光為了向他求教,長期待立身后,今又立雪斷臂,原來的驕傲自滿情緒已經克服,信仰禪宗態度虔誠。達摩逐傳衣缽,法器予神光,並取法名:\"慧可\"慧可斷臂以后,表現出高度的剛毅,他忍受著劇烈的傷痛,雙膝脆在雪窯裡,用僅有的右手,恭敬地接了\"法\"。頂禮拜謝而退。從此,慧可就接替了達摩。成為少林寺禪宗的第二代,稱之為\"二祖\"為了紀念二祖立雪斷臂,寺僧們將\"達摩亭\"改為\"立雪亭\"。清乾隆皇帝瞻游中岳時,對\"立雪斷臂\"的故事頗有感觸,遂揮毫撰寫\"雪印心珠\"匾一塊,懸挂於立雪亭佛龕上方,以戒后生:佛業來之不易。
卓錫得泉
在少林寺山門外西南約二裡許的地方,有一圓形的山峰,好象一個缽盂口向下在地上扣 著,人們根據其自然形態,取名\"缽盂峰\"。
缽盂峰上邊,地勢平坦,森林茂密,山姿秀麗,風景宜人。傳說二祖立雪斷臂后,實現了他一生最大的心願:\"臂斷心安\"。但嚴重的傷勢,使他坐臥不寧,經行不成。為了使慧可盡快恢復健康,達摩就讓他在這個山峰上禪養臂傷,並挑進了兩個得力寺僧,作為近身扶待。
缽盂峰稍偏西南靠近少室山右壁的地方,有一塊巨石,面積有數平方米,右平如桌案,二祖就在這塊石頭上休息本息棲息,面壁坐禪。飛鳥為他唱歌,野花為他做伴,鳥語花香,別有樂趣。
達摩經常從常住院到缽盂峰探望慧可,詢問他傷口愈合情況和生活狀況。達摩發現扶持二祖的寺僧,從山下往山上抬水吃,便問道:\"水在山下邊,約有一裡余,要是山上有水泉,該多好啊!\"達摩聽了,覺得確是個難題,山高路陡,行走不便,若遇風雨,可怎麼辦?於是他就在距離二祖禪棲的大石頭西北不遠的草坪上,用自己拄的錫杖在草坪上角扎了四個窟窿,霎時四股清泉涌地而出,清洌異常,終年不涸,因為這是用錫杖扎地成泉,所以叫做\"卓錫泉\"。后人用磚石砌加固井壁,因名\"卓錫井\"。現在四井尚存。
寺僧們為了紀念二祖慧可在這裡禪養臂傷,后來在峰上修造了一所小院,叫做\"二祖庵\"。達摩卓錫得泉的四眼水井,分布在小院的四周,近在咫尺,但水味苦、辣、酸、甜各不相同。寓言二祖慧可在修禪的行程中,歷盡人世艱辛,猶如苦、辣、酸、甜也。
隻履西歸
傳說達摩將衣缽法器傳給慧可以后,便離開少林去禹門(今洛陽龍門),禪棲在干聖寺,於東魏孝靜帝天平三年端坐而逝。達摩死后,他的尸骨按照佛教的禮儀裝殮入棺,十二月隆重地移葬在熊耳山,在河南省陝的定林寺內為他建造了一個墓塔,以作紀念。
達摩是北魏時期影響最大的禪師之一。達摩之死,對禪宗界來說,好象隕落了一顆明亮的星石,僧徒僧為他頂禮祭拜,皇帝群僚為之合十贊嘆。
達摩之死,世所共知。東魏使臣宋雲因事出使西域久而末歸,對於達摩辭世的事一無所知。達摩死后兩年,宋雲從西域返回洛京。在途經蔥嶺的時候,迎見達摩一手拄著錫杖,一手掂著一隻鞋子,身穿僧衣,赤著雙腳,由東往西而來。二人相遇后,宋雲急忙停步問道:\"師父你往哪裡去?\"達摩回答說:\"我往西天去\"。接著又說:\"你回京以后,不要說見到了我,否則將有災禍。\"二人道罷,各奔東西。
宋雲以為達摩給他說的是戲言,絲毫沒有介意。回到京城以后,向皇帝復命交旨時,順便提到了他途經蔥嶺遇見達摩老祖回西天的事情。誰知話章未落,東魏孝靜帝就發了火,怒斥宋雲:\"人所共知,達摩死於禹門,葬於熊耳山,造塔定林寺,你怎麼說在蔥嶺遇見了達摩,死人怎麼復活?這分明是欺君騙朕,豈有此理?\"說罷,便令殿角待衛把宋雲扭出殿外,五花大邦投入南監。
事隔數日之久,一天,孝靜坐朝番理宋雲欺君一案。將宋雲傳上殿以后,孝靜帝問道:\"你在蔥嶺遇見達摩的事情,究竟是怎麼回事,你要如實說來\"。
宋雲先叩頭,后說話:\"皇上容稟:蔥嶺見達摩,祖師光著腳,一手拄錫杖,一手提隻履。僧衣隨風飄,翩翩向西行。他說回兩天,不讓我吭聲,假若說出去,災禍必報應。臣覺是戲言,順便奏主君。如今從實說,句句都是真。不敢欺皇上,萬望是非分。\"
孝靜帝聽了以后,半信半疑,真假難辯,無所是從。君臣們在殿角下,也是議論紛紛,有的說\"達摩去世,人所共知,哪有死人還陽魂?宋去犯的是欺君之罪,應當依法處置;有的說:\"達摩西歸宋雲見,監禁異敢再欺天,既然真假是非難辯,可以開棺驗尸。\"
孝靜帝採納了后一條建議,遂把達摩穴挖開,撬開棺蓋一看,果然沒有尸骨,隻剩下一隻鞋子了。宋雲蒙受的不白之冤遂平反昭雪。
現在少林寺碑廊內,還有一塊《達摩隻履西歸圖碑》
廓然無聖
達摩遙觀東土有大乘根器,遂泛海得得而來,單傳心印,開示迷途,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時梁武帝身披袈裟,自講《放光般若經》,感得天花亂墜,地變黃金,辨道奉佛,詔誥天下,起寺度僧,依教修行,人稱佛心天子。達摩一來,就被接到金陵的宮中,與武帝討論佛法。
武帝初見達摩,便問︰“我起寺度僧,有什麼功德?”
達摩說︰“無功德!”
武帝猶如熱頭澆冷水,滲出一身冷汗。然而,武帝仍不省悟,接著問︰“如何是聖諦第一義?”
達摩斬釘截鐵地說︰“廓然無聖!”
武帝與婁約法師、傅大士、昭明太子,持論真俗二諦。根據教典上的說法,真諦以明非有,俗諦以明非無。真俗不二,即是聖諦第一義。這是教家極妙窮玄處,故武帝拈此來問達摩。但武帝既然立足於佛教的二諦觀,把這種真諦妙理,作為一種概念來問達摩,所以達摩答道“廓然無聖。”意謂禪的根本法,是教外別傳的,不是教典上所說的聖義諦,正是截斷了教義中所說的妙理,顯示出是佛自証自悟的真實境界,為超越凡聖的境界。這是無佛無眾生無古無今的境地。這個境地,就是禪的根本法。所以達摩答的廓然無聖的第一義,意義完全相異。武帝問的是二諦中的真諦的第一義,達摩答的卻是自証的第一義。這種自証的第一義,非言說尋思擬議之所能到。任何言說都不能顯示第一義,所以達摩的答語,正顯示自証自悟之境,是超越了一切迷悟凡聖是非得失的清淨自在無礙之境地。同時也是揮動廓然無聖的慧劍,截斷梁武帝垢意情塵的知解,洒洒落落地顯示了禪的生命。
若參得這一句透,則千句萬句一時透,胸中廓然,心外無聖。故古人雲︰
“粉身碎骨未足酬,一句了然超百億。”
達摩這劈頭一句,截斷了多少疑雲,惜武帝不省,仍以人我之見而問︰“對朕者誰?」
達摩冷淡地說︰“不識。”
在達摩這貌似冷淡的言語中,實則包含著多少慈悲的熱誠。達摩知道與武帝機緣不契,遂長嘆一聲,一葦渡江而去,直至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時人號為壁觀婆羅門。後來武帝向志公提起此事,志公說︰“陛下知道此人的底細麼?”武帝說︰“不識。”志公說︰“他是觀音大士,傳佛心印。”武帝一聽,十分懊悔,想派使者去請他回來。志公嘆道︰“不要說陛下發使去請,就是全國的人去,他也不回了。”後人詠道︰
一箭尋常落一雕,更加一箭已相饒。
直歸少室峰前坐,梁主休言更去招。
隔山見煙,早知是火﹔隔牆見角,便知是牛。舉一明三,是禪家尋常茶飯。達摩與武帝一見,已知機緣不契,渡江北上。後來武帝追憶此事,親自撰寫碑文,流露出對自己機緣未熟而與達摩失之交臂的懊悔︰
嗟夫!見之不見,逢之不逢,遇之不遇,今之古之,怨之恨之!
復贊雲︰
心有也,曠劫而滯凡夫﹔心無也,剎那而登妙覺。
雪竇頌此公案言︰
聖諦廓然,何當辨的。“對者者誰?”還雲“不識”!因茲暗渡江,豈免生荊棘!合國人追不再來,千古萬古空相憶。休相憶,清風匝地有何極!
吟罷,師回顧左右,喝問︰“這裡還有祖師麼?”見眾人無語,就自己代為作答雲︰“要是有,喊過來與老僧洗腳”
般若多羅
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尊者,東印度人也。行化至南印度。彼王名香至,崇奉佛乘,尊重供養,度越倫等,又施無價寶珠。時王有三子:月淨多羅,功德多羅,菩提多羅。其季開士也。祖欲試其所得,乃以所施珠問三王子曰:“此珠圓明,有能及否?”第一王子、第二王子皆曰:“此珠七寶中尊,固無踰也。非尊者道力,孰能受之?”
寶不自寶
第三王子曰:
此是世寶,未足為上。於諸寶中,法寶為上。
此是世光,未足為上。於諸光中,智光為上。
此是世明,未足為上。於諸明中,心明為上。
此珠光明,不能自照,要假智光。
光辨於此,既辨此已,即知是珠。
既知是珠,即明其寶。若明其寶,寶不自寶。
若辨其珠,珠不自珠。珠不自珠者,要假智珠而辨世珠。
寶不自寶者,要假智寶以明法寶。
然則師有其道,其寶即現。眾生有道,心寶亦然。
人我最高
般若多羅嘆其辯慧,乃復問曰:“於諸物中,何物無相?”
曰:“於諸物中,不起無相。”
又問:“於諸物中,何物最高?”
曰:“於諸物中,人我最高。”
又問:“於諸物中,何物最大?”
曰:“於諸物中,法性最大。”
般若多羅知是法器,以時尚未至,且默而混之。及香至王厭世,眾皆號絕。唯第三子菩提多羅於柩前入定。經七日而出,乃求出家。既受具戒,般若多羅告曰:”如來以正法眼付大迦葉,如是展轉,乃至於我。我今囑汝,聽吾偈曰:
心地生諸種,因事復生理。果滿菩提圓,華開世界起。
武帝請法
梁武帝問曰:“朕即位以來,造寺寫經,度僧不可勝紀,有何功德?”
祖曰:“並無功德。”
帝曰:“何以無功德?”
祖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隨形,雖有非實。”
帝曰:“如何是真功德?”
祖曰:“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帝又問:“如何是聖諦第一義?”
祖曰:“廓然無聖。”
帝曰:“對朕者誰?”
祖曰:“不識。”
帝不領悟。
慧可安心
可曰:“諸佛法印,可得聞乎?”
祖曰:“諸佛法印,匪從人得。”
可曰:“我心未寧,乞師與安。”
祖曰:“將心來,與汝安。”
可良久曰:“覓心了不可得。”
祖曰:“我與汝安心竟。”
慧可得髓
越九年,欲返天竺,命門人曰:“時將至矣,汝等盍各言所得乎?”
時有道副對曰:“如我所見,不執文字,不離文字,而為道用。”
祖曰:“汝得吾皮。”
尼總持曰:“我今所解,如慶喜見阿佛國,一見更不再見。”
祖曰:“汝得吾肉。”
道育曰:“四大本空,五陰非有,而我見處,無一法可得。”
祖曰:“汝得吾骨。”
最后慧可禮拜,依位而立。
祖曰:“汝得吾髓。”
乃顧慧可而告之曰:“昔如來以正法眼付迦葉大士,展轉囑累,而至於我。我今付汝,汝當護持。並授汝袈裟,以為法信。各有所表,宜可知矣。”
一花開五葉
祖曰:“內傳法印,以契証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后代澆薄,疑慮競生,雲吾西天之人,言汝此方之子,憑何得法?以何証之?汝今受此衣法,卻后難生,但出此衣並吾法偈,用以表明其化無礙。至吾滅后二百年,衣止不傳,法周沙界。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說理者多,通理者少。潛符密証,千萬有余。汝當闡揚,勿輕未悟。一念回機,便同本得。聽吾偈曰:
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